近日,正在德国的前国脚杨晨拜访了中国男足前主帅施拉普纳,两人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施拉普纳现年85岁,他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执教中国男足。施拉普纳回忆起了当年的一段往事:“谢晖曾在德乙排名过射手榜第一,后来代表中国队踢德国队,他有一个一对一的射门,可惜滑门而出。面对卡恩,如果打进的话就是1-0。他后来经常来德国,徐弢也来过,还有范志毅。我每年或者每两年都会带着球队来中国,16岁以下的青年队。”

施拉普纳谈到了他对于中国足球的看法:中国的年轻球员能踢好足球,人们得正确培养他们,至少要到18、19、20岁才行。中国孩子更灵活,技术很棒,但是他们缺少什么,缺少一种“我想要”的劲头。我要有抱负,国家队也是如此,我要为国家踢好比赛,我们想赢,我们要行动起来。

他表示:几十年来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没有中国球员在德国踢球,杨晨曾经是一名在德国踢球的优秀的中国职业球员,当时我也希望我在中国能取得成功。当年轻球员在海外效力,等他们回到中国踢球,会成为其他球员的榜样,并为国内年轻球员展示怎样成为职业球员,怎样才能为国效力,展现爱国精神。人们为国效力,必须付出最大的努力,奉献自己,这样也能促进联赛的进一步发展。在90年代初期和末期,人们已经在关注谁能为球员发展花更多的钱,但这是错误的。人们必须问球员自己付出了什么,球员能够做到什么,我们必须进一步发展,问题在于这种金钱至上的现象不仅没有被制止,反而放错重点,忽视了球员本身的发展。我经常说中国人能踢好球的,他们必须步入正确的轨道,而不是那些只为钱踢球的,必须是为了成果而去踢球,成果,成绩好了自然会带来利益,但若只是为了钱,则不会出成绩,这完全是本末倒置。

杨晨表示,现在中国U16、U20确实有一些好的年轻球员,但是他们如果到欧洲来,也应该像当初施拉普纳把他带到德国一样,不要太考虑球队的名气,但是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球队,要能打上比赛。

施拉普纳补充道:重要的显然是,将两三名年轻球员送到德国,让他们在德国得到很好的指导,不是非要去拜仁、多特,或者勒沃库森。重要的是第一步,比如从乙级联赛开始,让人们看到中国球员,两年后或许能踢德甲,然后他就有了很多经历,这样才能发展。我听说了江苏的业余足球的故事,这是一个尝试,但它必须发展壮大,最终要走向专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