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现任巴西主教练安切洛蒂接受了The Rest Is Football的专访,采访他的是莱因克尔,他们展开了一场坦诚而广泛的对话。本文是专访内容的第二部分。

专访第一部分:

安切洛蒂:防守会是世界杯成功的关键;巴西是要去争夺冠军的

以下是专访的第二部分内容:

你和那么多伟大球员一起踢过球,也和很多伟大球员对抗过,大家总是爱听这些故事。比如说马拉多纳,你在米兰时就和他的那不勒斯交手过很多次。他是不是你遇到过最强的那一个?

他就是最强的。我也对阵过普拉蒂尼,我还对阵过其他人,但是在那个时期,马拉多纳是顶级中的顶级,是那种极其有天赋的球员,而且他在对抗中非常强壮。你推他、你踢他,他都能扛住。因为他的腿非常有力量,而且他从来不会在场上抱怨。我觉得,他就是最好的球员。

是啊,那时候的足球也完全不一样,你可以随便踢人,很多时候还能逃过判罚。

我觉得足球已经改变了很多。现在,球员之间公平竞赛的意识,比20年前、30年前我们踢球时更强。那时候,像你这样的前锋,会遭遇比现在糟糕得多的铲球和对抗,这是肯定的。

当你第一次走上教练岗位的时候,我们已经聊过你有很强的战术头脑,还有萨基对你的影响。你的战术理念是不是随着时间发生了变化?因为看起来,你一开始基本是从4-4-2起步,后来又改变了很多。

是的,真的变化很大。因为我觉得,当我刚开始执教时,还没有经验去尝试别的体系。我的第一段意甲执教经历是在帕尔马,在那里我们从4-4-2起步,做得不错。但第二年,我有机会签下当时意大利最好的球员之一——巴乔,但巴乔想踢10号位,而我对怎么把他安排进阵容并不踏实。

于是我没有签他。这是一个错误,因为巴乔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球员。但在那之后,我开始学习。等我去了尤文,我遇到了齐达内,他是队里最好的球员之一,踢的是10号位。于是我开始思考,用不同的体系来踢球。

几年之后,我终于明白体系并不是这份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你必须找到一个能够很好适配球员的体系,因为球员在这个体系里要踢得舒服。你不能把球员塞进一个他不喜欢的体系,或者一个他不喜欢的位置。你必须根据球员的特点来调整体系。我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什么必赢的阵型,任何体系都必须围绕球员来演化。

后来你去了米兰,那是一段极其成功的时期。你在那里又打造出了一支可以说是史上最佳之一的球队。你再次赢下两次欧冠,正如你在书里提到的,那其实就是你的梦想。你作为球员做到过两次,又作为教练再赢下两次,这对你来说肯定是职业生涯最高潮之一吧?

是的,米兰是一段非常棒的经历,因为我先是以球员身份在那里踢球,所以非常了解那里的氛围,我也非常熟悉俱乐部高层和主席。

当时俱乐部投入很大,引进了很多出色的球员,比如鲁伊-科斯塔、里瓦尔多、西多夫、皮尔洛,还有已经在那里的舍甫琴科。他们想用优秀的球员来打造一支球队,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些顶级球员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我们有时候会排出皮尔洛、里瓦尔多、鲁伊-科斯塔再加一个前锋的阵容。

我不想说是我们发明了圣诞树阵型,但是在2004年,我们的确这么踢过:当时前面只有一个前锋,是因扎吉,因为舍甫琴科受伤了。我们在他身后放了两个进攻型中场,一个是鲁伊-科斯塔,另一个是里瓦尔多,身后再放三个中场,这三个中场都有技术——皮尔洛踢后腰,西多夫在左边,只有加图索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硬汉。

加图索是那个硬汉。

对,我称他是那块“钢筋混凝土”。

而且你后来还带来了卡卡。

卡卡是在第一次欧冠之后、2004年来的。我当时挺惊讶的,因为说实话,在那之前我并不认识卡卡,是俱乐部签下了他,再向我解释这是一个现代型中场。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因为在那之前,10号位通常都是技术特别好,但不怎么快、身体也不算强壮的球员。而卡卡在我看来,是第一个又快、身体又强还能踢10号位的。

你带过太多伟大的球员,我一会儿会专门聊这个。先问一个:对于教练来说,控制那些自我意识很强的球员是不是有时候会很难?超级巨星都有个性。这件事是不是和战术工作一样重要,比如当你不让他们上场,或者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管理这些人是不是同样关键?

自我意识是球队里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从个人层面上,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但我觉得在一支球队里有一些有个性的球员是重要的。不过,个人的自我意识不能凌驾于球队目标之上。两周前在巴西的一场发布会上,我说过一句话,我自己很认同那句话。

我说的是,我不想在阵容里带那些只想着当“世界杯最佳球员”的人。我想要的是那些想赢得世界杯的球员。所以,个人的自我意识可以成为帮助球队实现目标的动力之一。我得说,其实管理顶级球员并不难,因为通常顶级球员是职业态度最好的那群人。

要达到那样的高度,你必须非常职业。

是的,非常职业。我可以举个例子,我带过职业态度最好的球员之一,就是C罗。他自我意识很强,个性也很强。另一个例子拉莫斯,他同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但这种自我是对球队有益的。

你会不会因为球员的一些特点,而有时候区别对待?也就是说,你不会用完全一样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或者和他们说话的方式完全一样。

我尽量用同样的方式和所有球员说话、以同样方式对待他们。但举个例子,我不会向所有球员解释他为什么上场或者不上场。不过对于那些习惯了做主力的人,我就必须向他解释。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会用不一样的方式对待常规主力和经常坐在替补席的球员。

我尽量是从人性的角度和球员建立关系,而不是只是从球场上建立关系。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果你问一个球员:“你是谁?”他们习惯会说:“我是球员。”不,你其实是一个踢球的人。这就是我想强调的区别。

因为有时候,教练不得不做出一些纯职业层面的决定,但这些职业决定有时会影响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如果我把一个跟我私人关系非常好的球员按在板凳上,第二天他可能都不会和我打招呼。为什么?因为我让他坐板凳。但实际上,我按在板凳上的,是“球员”,不是“那个人”。对于很多球员来说,这一点并不容易理解。

那是不是执教中最难的一部分,其实不是选谁上场,而是选谁不上场?

是的,这是在这种意义上管理球队最难的一部分。举个例子,这一点和国家队就有巨大的差异。在俱乐部里,你得管理同样一批球员整整一年,你得面对他上场的那天、不上场的那天、他难过的那天、他受伤的那天。在国家队,这些情况不会像俱乐部那样频繁。如果有球员不乐意来国家队,我可以叫别人来,我不需要处理这一类问题。

我不是说国家队更“简单”,但差不多是这样。而且在国家队,我不需要长期管理伤员,也不用整天想着如何替换那些受伤的球员。尤其是在现在这种赛程疯狂的时代,球员伤病很多。国家队只会召入健康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