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传奇球员齐达内在戛纳接受了《米兰体育报》的专访,齐达内这次回到这里,是为了参加“传奇之战”——一场由法国足球名宿组成的慈善赛。但对于戛纳人来说,这更像是一场怀旧仪式。本文是专访的第一部分。

《米兰体育报》前言:
即便是在城市中漫步,齐达内依旧保持着那份优雅。我们与他并肩走在戛纳市中心,他脚步从容,目光温和。偶尔停下拍照,或微微抬手致意,他的举止里仍有那种天生的平衡与克制。
戛纳人对他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既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又像崇拜神明。他被保护着,被宠爱着,被敬仰着。他到达球场时,球迷们举着他的旧照、围巾,还有一幅印着恩佐-弗朗西斯科利球衣的画——那是齐达内的偶像。正是因为崇敬这位乌拉圭传奇,他后来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恩佐”。
齐达内站在人群中央,既像国王,又像浪子归来。对所有戛纳人来说,他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他们看着这个少年在戛纳成长、闪光。
少年的起点:从街头到法甲
1989年,17岁的齐达内在戛纳首次亮相职业联赛,三年间为球队出战约六十场法甲比赛,展现出超凡天赋。他的一次传球、一脚射门,甚至只是解围,都让人觉得优美。
齐达内回忆道:“我总想让一切看起来优雅,哪怕是最简单的动作。足球在我眼里,从来不是粗糙的。”
他那时还只是个腼腆的少年,却在球场上有着非凡的和谐感。
“我其实挺害羞的,不爱多说话。后来我更明白,让足球替我说话更好。”
戛纳的日子也教会了他纪律。16岁时,他因为一次报复性犯规被红牌罚下。俱乐部让他清洗一周训练中心的厕所。
齐达内回忆道:“那一周我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那时候我明白了什么叫尊重。”
他在戛纳学会了头球。多年后,在1998年世界杯决赛中头顶两球帮助法国队夺冠,他特意给昔日教练打电话:“你看,我学得不错。”
对于戛纳,齐达内表示:“我在这里经历了成长,也第一次体会了失败。那年我们降级,我被卖去了波尔多。戛纳对我意义重大。这里让我成长,让我遇见了我的妻子维罗妮克。这里的一切都是开始。”
米体:或许,戛纳时期的他还更健谈一些。随着职业生涯的深入,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不是傲慢,而是羞怯。他可以说是现代巨星中最神秘、最难被看透的一个——一个被天赋迫使站在聚光灯下,却天性喜欢隐于阴影、不轻易展露自我的人。一个拥有冰蓝双眼的柏柏尔人。
登顶之路:24岁加盟尤文
1996年夏天,24岁的齐达内加盟尤文图斯。那时的尤文刚刚赢得欧冠,却失去了队长维亚利。新的希望落在了这位被誉为“天选之子”的法国中场身上。
齐达内回忆道:“那时的我,既要适应意大利的足球节奏,又要融入球队的体系。那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难的几个月。但里皮一直在保护我,他教会了我之前没有的职业工作文化。他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教练之一,是他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
“尤文图斯让我明白,必须赢,无论如何都得赢。在法国,输一场球没关系。可在意大利,输球是不被允许的。”
他也记得那位俱乐部灵魂人物——阿涅利。
齐达内回忆道:“他会在重要胜利后打电话,用法语祝贺我几句,然后直接挂断。他是个独一无二的人。”
五年间,齐达内赢得两座意甲冠军、一座意大利超级杯、一座欧洲超级杯和一座洲际杯。那场对阵河床的洲际杯,由皮耶罗的一脚艺术弧线球定胜负。
齐达内表示:“尤文有很多伟大的队友,但皮耶罗有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他太特别了。能在尤文近二十年保持高水平,他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