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耳其甲级联赛第七轮的一场比赛中,萨卡里亚体育客场1-4不敌佩蒂卡体育,这原本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土耳其第二级别比赛,却因萨卡里亚体育队长埃尔金的一个动作引来了关注的目光。这位队长在队友错失机会后,竟抬手打了对方一巴掌。
比赛的第76分钟,阿尔特帕尔马克面对机会将球打飞,埃尔金与其发生了对峙,甚至出现了掌掴的动作。这一幕被裁判捕捉,随即出示红牌将其罚出场外。在比赛结束后,萨卡里亚体育俱乐部官方发布公告,队长埃尔金受到了停薪、停训、停赛的三停处罚。
当时在报道这则内容时,有球迷在我懂评论区发问:为什么自己人打自己人也有红牌?还有球迷认为队友之间的吵架,也不是很过分的动作,裁判出示红牌有些过于严苛了。

那么,有类似“打队友要被红牌罚下”的规则吗?为此我们查阅了最新的IFAB足球竞赛规则,其中对于“驱逐离场的犯规”是这样描述的:
驱逐离场的犯规
球员、替补球员或被换下的球员犯下以下任何一项犯规,将被罚下场:
• 故意手球犯规(守门员在禁区内除外)阻止对方进球或明显的进球机会
• 在禁区外非故意手球犯规,阻止对方进球或明显的进球机会
• 通过可判罚任意球的犯规,阻止对方进球或明显的进球机会,而对方整体动作朝向犯规者球门(下述情况除外)
• 严重犯规
• 咬人或向任何人吐口水
• 暴力行为
• 使用攻击性、侮辱性或辱骂性语言和/或行为
• 在同一场比赛中第二次受到黄牌警告
• 进入视频操作室 (VOR)

而对于暴力行为,规则中有这样的解释:
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是指球员在未争抢球权时,对对方球员、同队球员、球队官员、比赛官员、观众或任何其他人使用或试图使用过度武力或暴力,无论是否发生身体接触。
此外,球员在未争抢球权时,故意用手或手臂击打对手或任何其他人的头部或面部也构成暴力行为,除非所使用的力度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技术区人员(替补队员、被换下的球员、被罚下场的球员或球队官员)犯有违规行为,且无法确定违规者,则在技术区内的球队最高级别教练或负责人员将受到处罚。

因此根据规则,无论是对手、队友、教练、裁判,还是冲场跑进来的观众,你都不能打,否则就是红牌罚下!
足坛中队友打架被红牌罚下的案例其实并不少。2005年,当时英超纽卡斯尔正陷入低迷期,球队士气低落。在与维拉的比赛中,鲍耶和戴尔在进攻配合时互相指责对方不传球,两人语言争执后失控,当场互相挥拳,甚至拉扯球衣、拳脚相向。裁判看到这一幕后,毫不犹豫地向两人同时出示红牌,纽卡最终0-3惨败。

事后,鲍耶被禁赛7场罚款30万英镑,戴尔因被认定挑衅但没先动手,仅停赛3场。当时的主帅苏内斯对此感到十分愤怒,称之为“执教生涯中最丢脸的场面”。
2004年在中国举办的亚洲杯上,坐拥阿里-代伊等球星的伊朗队无疑是赛事夺冠的最大热门之一。然而也正因为大牌云集,球队内部矛盾不断,比赛中形势紧张,球员之间因传球问题争吵。

小组赛第二轮与阿曼队的比赛中,伊朗队18号巴达维因补位不及时,5号礼萨伊被迫在禁区外犯规。危险平息后,礼萨伊上前质问巴达维为何没盯紧对方队员,本来就在气头上的巴达维开始与礼萨伊争吵,随后互相推搡对方,进而升级为了互相“打赏”巴掌。裁判迅速上前制止打斗,并将两人出示红牌罚下场。
对此,亚足联根据《国际足联纪律规则》关于暴力行为的规定,给予两人停赛两场、罚款3500美元的处罚。半决赛对阵中国时,伊朗在加时赛中与中国1-1战平,最终点球大战失利无缘决赛。赛后有媒体评论认为,伊朗队内部不和士气混乱是输给中国队的重要原因,这场“内乱”也间接帮助中国队首次闯入亚洲杯决赛。

而在近年的国内足坛,让人印象最深的队友打架便是恒大小将的球场互殴事件。2018年恒大预备队与鲁能预备队的比赛中,恒大小将王军辉和司徒华龙都首发出场,两人在比赛上半场第35分钟因为一次防守的处理产生矛盾,进而开始了肢体冲突,直接在场上开始互相殴打。双方球员及时围过来,主裁判也用红牌平息了冲突。
当晚,恒大官方发布公告对王军辉、司徒华龙两名在预备队比赛中斗殴的球员进行通报批评并三停,每人各罚款20万,合同期内禁止租借转会,并按照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1895元/月)支付其生活费。此外,分别给予预备队教练组、俱乐部分管领导和俱乐部一把手通报批评并分别扣罚当月核定综合奖金200%,100%,30%。

事件发生后,王军辉和司徒华龙也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公开检讨。王军辉在微博上坦言对同司徒华龙打架一事感到后悔,并希望能有机会改过自新。另据报道,恒大俱乐部要求王军辉和司徒华龙每天都需到俱乐部报到,学习恒大集团各项管理制度并写出体会,以便两位年轻球员对于错误作出深刻的反省。

在场上冲动殴打队友,不仅自己因规则被裁判罚下,球队的集体荣誉也会受到影响,个人还将受到追加处罚甚至影响整个职业生涯。以上的三个例子都是因为球场上队友之间互相不满,双方却没能控制好情绪选择了动手,他们都像埃尔金一样为自己的不理智行为吞下了苦果。
然而在上赛季的欧协联决赛中,我们看到了一次例外的情况。切尔西球员恩佐为球队打入扳平的关键一球,随后在与队长里斯-詹姆斯庆祝时竟“大打出手”,二人不仅扇了巴掌还进行了“顶牛”。我们当然能看出这是两位队友的“友好”庆祝方式,但客观上也是击打了场上人员,为什么没有被处罚呢?还真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据报道,欧足联纪律委员会赛后收到了三封投诉信,指控该行为违背体育精神,但是这二人并没有真的因为这个庆祝动作受到处罚。

据英媒介绍,切尔西俱乐部内部早已着手制定《激情庆祝指南》,其中明确要求了球员之间“禁止击打头部及上半身”。而恩佐这次挥掌的力度是经过“精密计算”,要比其他庆祝动作更带劲,又刚好符合规则中“除非所使用的力度可以忽略不计”的表述,不会触发暴力行为条例。不过《指南》的真实性有待求证,这或许是当地媒体的一种“英式幽默”。
那么,既然打对手、队友、裁判、跑进来的观众都不行,我在场上打自己可以吗?原则上规则中确实没有这样的禁令,不过如果你当着对手、裁判击打自己,有可能会被视为挑衅或是对判罚不满的行为,也会受到相应处罚。是的,比如对着裁判鼓掌就和这个情形差不多。
总而言之,在球场上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队友之间多给予正向反馈与鼓励,赛后认真总结努力训练,提升自己的球技才是更理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