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孙继海在接受腾讯新闻《从何说起》栏目的采访时,讲述自己的青训项目。

青训项目如何实现回本,如何可持续发展

回本赚钱是一个经营的逻辑,但我做这个事情,第一初心不是为了生意和经营,我不是一个纯粹的生意人,但是以我的能力和智商,我也能看出来,青训不是个好买卖,因为周期太长,有人会选择15岁或者12岁,或者职业队,我是选择从8岁开始,8岁到18岁才有价值,任何一个买卖需要10年的话,我是不愿意的。另外就是风险,这10年你能不能培养出有价值的球员,比如8岁的孩子,只有1个最后上职业了,剩下都是去上大学,没走上职业,那投入产出比就太低了。这些都是我在做这个事情之前,没有去思考的,我思考的就是这个事情总得有人做,而且我可以做。

但还是要想办法商业变现

我们的第一想法是这个,第二个是回头需要冷静分析,这个事儿大概的投入是多少,每年的峰值,我们的青训不会无限扩张,峰值是多少,还有就是变现的渠道,这都是在不断运行中,一点点累积来的经验,比如商务、公益基金。我其实最大的想法就是,我通过10年去培养一批孩子,或者一个体系的孩子,那让这些孩子能够成为有价值的运动员,我觉得那时候就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能够给我带来回馈,但这个周期很长。

足球就应该是长期主义,我们前段时间邀请德国多特蒙德原来的青训教练,他是在北京多特的一个负责人,他说的一句话,我也认同,青训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个短跑冲刺。青训也要靠运气,比如曼联的青训出来了92班,最后撑起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还有吗,没了,这也得靠运气,一拨好的苗子。葡萄牙国家队黄金一代,很多都是这样的,这是规律。这不是体系和教练员水平,每一拨孩子你都能培养成人,其实选材比后来培养的过程更重要。

国外的成熟体系也不见得是高回报

是的,也是有运气成分,苗子很重要。目标也不一样,有的是要培养世界顶尖球员,我们是要培养职业球员,或者能够站在五大联赛的球员。我们站在五大联赛就是成功了,但别人要的是梅西、C罗、内马尔,目标不同,评定成败也不同。

我有信心,信心来自于我们做的是符合足球规律的,也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事儿,还有就是同行在衬托。当然,现在很多中国俱乐部的青训做的很好,也在培养优秀人才,只有大家百花齐放才是春。

这几年有自我怀疑或者焦虑吗

23年底,因为疫情周期,也因为我们经营的压力,当时也在想办法,如何把青训持续下去,我当时也跟合伙人聊过这事情,我说咱们这事儿还能继续吗?他比我想象的更坚定,我们是因为足球认识的,无论如何克服困难也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