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月5日,佛得角的国旗第一次在首都普拉亚的瓦尔泽亚球场(Estádio da Várzea)升起,宣告这个西非岛国正式脱离葡萄牙,获得独立。当时的佛得角还没有国家队,也没有人能预见到今天这一幕的到来。
50周年独立纪念日后的第100天,佛得角的国旗再次在同一座球场上空飘扬——这一次,是为了庆祝佛得角国家队历史上首次晋级世界杯。就在距离此地五英里的国家体育场,球队刚刚以3比0战胜斯威士兰,锁定非洲区D组头名,成功拿到通往2026年世界杯正赛的门票。
当地政府提前宣布下午放假,整座首都都在为“蓝鲨军团”呐喊助威。国家礼宾司司长若泽-玛丽亚-席尔瓦表示:“独立日和1991年1月13日(首次多党选举)是凝聚民族的两个象征性日期。而如今,世界杯晋级可被视为国家历史上的第三个决定性时刻。”
尽管赛前气氛平静,但期待在积蓄。首都街头飘扬着佛得角国旗,挂在阳台、餐厅窗户和汽车门上。下午,约1.5万名球迷缓缓步入由中国援建的国家体育场。
上半场的0比0一度让气氛冷却,但下半场开场仅三分钟,利夫拉门托的破门,点燃了整座球场。这位在意甲维罗纳效力、目前被租借到葡萄牙卡萨皮亚的前锋,再次以标志性动作——指向手腕——庆祝,宣告“是时候去世界杯了”。
随后,塞梅多和斯托皮拉的进球让庆典彻底沸腾。人们知道,这个奇迹离不开海外侨民的力量。如今在世界各地的佛得角裔人口数量,已超过国内人口。最近两场关键世预赛的25人名单中,有14人来自侨民背景。
这种“侨民计划”始于2002年前后,当时佛得角首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后便被淘汰。旅葡前锋利托是第一批选择代表佛得角出战的海外球员之一。佛得角足协副主席伊纳西奥-卡瓦略回忆说:“我们依靠他去劝说更多在葡萄牙成长的佛得角裔球员回国参赛。”
如今,这张网络早已延伸到法国、荷兰等地,尤其是鹿特丹——那里居住着约2.3万名佛得角裔居民,仅现役国家队就有6人来自当地,包括本届预选赛最佳射手利夫拉门托。
佛得角长期饱受干旱、贫困与资源匮乏之苦,数代人被迫远走他乡,奔赴欧美谋生。如今,正如歌手玛伊拉-安德拉德歌中那艘“移民轮船”,这些漂泊的子孙终于回应了祖辈的呼唤。
利夫拉门托说:“能用这样的方式回报祖辈与父母的付出——他们为了我们的未来,曾经打两份工——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小的回馈。”
为了让这些在不同文化中成长的球员真正融入,主帅佩德罗-莱唐-布里托,外号“布比斯塔”(Bubista),着重强化国家认同。他依靠沃齐尼亚与斯托皮拉等本土老将作为精神核心,这些球员起步于佛得角的半职业联赛,月薪仅200至300欧元。
布比斯塔强调:“只有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才能真正实现团结。”他甚至规定,全队必须使用克里奥尔语(Creole)交流:“有些球员原本只会说英语,但现在都学会了克里奥尔语。我禁止他们私下讲其他语言,这是为了保持佛得角的身份认同。”
如今的佛得角足协虽然仅有8名工作人员,却运作得日益专业化。前瑞士国脚、佛得角出生的热尔松-费尔南德斯目前担任国际足联非洲会员协会事务主管,他感慨道:“当年我出道太早,佛得角足协还不成熟。如今,我们已经能在国际足联中代表国家,并独立运营。”
财务也是关键因素。副主席保罗-桑托斯透露,足协在国际足联的帮助下,获得了部分资金支持,用以承担昂贵的客场费用——例如前往利比亚的客场比赛花费近40万美元。
而晋级世界杯小组赛阶段带来的1050万美元奖金,将成为佛得角足球历史上的转折点。这笔资金将用于建立更完善的海外球探体系——目前仅由包括主帅布比斯塔在内的五人负责。
足协的长期目标,是让“蓝鲨军团”的实力继续提升,有朝一日能吸引像努诺-门德斯这样的顶级球员选择代表佛得角——让那面国旗不仅在他代表葡萄牙或巴黎圣日耳曼时被挥舞,更能在世界杯赛场上骄傲地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