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中甲第25轮,广西平果1-2重庆铜梁龙。比赛中,重庆队球员张志雄在边线处从侧后方推撞广西队球员阿萨莫阿,后者摔出场地头部撞上广告牌,严重受伤,被救护车拉走。次日广西俱乐部发布伤情通报,表示阿萨莫阿有高位截瘫的风险。
张志雄的一推,把对手送进了医院,也把自己送进了舆论的漩涡里。广西平果俱乐部官方下场发出的带有“讨伐”意味的公告更是让球迷的愤怒彻底被点燃,“杀人犯”“进监狱”之类的激烈字眼淹没了懂球帝的评论区,伴随其后的是不同队标球迷间愈演愈烈的争吵。
10月8日,足协裁判评议结果公布,认定张志雄的犯规属于鲁莽犯规程度,尚未达到严重犯规或暴力行为的程度,不应被出示红牌。这个结果和之前一些球迷的观点基本吻合:犯规不算严重,受伤更多因为意外。
官方的判定结果平息了一些争议,但并没有真正终结这场骂战,关于事件的讨论大多已经转变成了基于仇恨的相互攻击。犯规的张志雄和受伤的阿萨莫阿,都已经成为了符号,受伤的人和犯规的人,在吵闹中消失了。
在讨论这次犯规的性质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一点:足球竞赛规则里对犯规的判定,只是维持球场秩序的标准,它不会评判每个动作本身的“善”与“恶”。那些不够吃牌甚至不够犯规的动作,未必是正常的应该被提倡的动作。
足球是强对抗性的运动,永远充斥着身体的对抗碰撞,犯规也是比赛里重要的一部分。张志雄的背后推人动作,如很多球迷所说,在足球比赛中不算罕见,很多时候它只是一个战术犯规,在更为宽松的对抗尺度之下甚至都不会换来一张黄牌。
在这个角度上,我很欣慰足协能够排除场外的声音,基于球场上的事实对张志雄的犯规做出正确的评议,相比“苏超”前些日子因“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给杨笑天肘击动作开出的罚单,足协展现了职业联赛应有的态度。
但同时,我认为评议的结果绝不应该成为给这个犯规动作开脱的理由,任何情境下,从侧后方用过分的力量撞击没有防备的球员一定是一个“坏”动作。即使张志雄只出于普通犯规的目的,也无法改变本身的恶劣性质。
在比赛中球员可以强硬、凶狠,但任何时候,保护对手都应该在竞技因素之前首先被考量。所有伤害性的动作,无论是否造成实际伤害,都应该被批评谴责,作为比赛经验丰富的职业球员,更有责任也更有能力在比赛中注意到这一点。
阿萨莫阿的受伤有偶然性,但我不愿意把这称之为一种意外,在球场上每十次、五十次、一百次这样的犯规动作里,势必会有某一次造成严重的伤害。即使场边没有广告牌,即使广告牌是柔软的,危险的动作依然可能导致受伤。
阿萨莫阿的“倒霉”,是个人的偶然,但也是概率中的必然。
幸运的是,根据俱乐部的最新公告,阿萨莫阿的恢复情况超出预期,后续重返赛场问题不大。对于真正关心此次事件的球迷,这是最让人开心的消息。
至于张志雄,他在这几天内承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舆论审判,其声势之浩大显然超过了任何一个19岁的球员所能承受的极限。犯规之后无辜摊手的反应比动作本身招来了更多的骂声,“恶人装无辜”的画面任何人看了都会怒火中烧,我也不例外。
但从现场的图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发现阿萨莫阿的伤势有些严重时,张志雄是最先到他面前关心情况的队员。当天晚上比赛结束后,他也赶去了医院看望伤者。犯规后的摊手,大概率只是一名职业球员对裁判哨声本能的辩驳。
有很多网友在从前的新闻报道里扒出了张志雄的“前科”:类似的恶意犯规和控制不住情绪的行为,从前他也有过,是个不折不扣的“惯犯”。但其实,如果你在懂球帝张志雄的标签里向下翻几条,在他进球后展示广州队护腿板的评论区,大家对这位小将的评价都是“有情有义”。俱乐部的朋友也告诉我们,张志雄生活里一直是个很努力谦逊的小孩。
人是复杂的,也是立体的,在特殊的情境里,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出出格的举动。有球迷说张志雄在球队不顺时常常会上头,这是他的坏毛病,该改也该骂,但不该成为给他定性的理由。做了一个坏动作,不意味着他就应该被打成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如果以如此严格的标准去进行道德评判,没有人能顶得住这种压力。
在这样的事件里,球迷产生过激情绪非常正常,因为“爱人”是每个人的天性。此前很多完全不是由恶意动作导致的意外重伤事件里,“伤人者”承受的谩骂不比今天的张志雄少。这些嘈杂中必然有借机生事者,但其中大多数的恶意产生于本性的善意。
当宣泄过后,冷静下来,我们也应该去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论是否过了头。当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时,能不能控制住冲动,真正让自己的发言起到监督影响的正面作用,不止停留在情绪的宣泄上?
我们总说“关心具体的人”,在这次事件里,阿萨莫阿是最需要关心的人,但张志雄的处境同样不应该被忽略,“骂声”可以成为对他的提醒和警示,但是过分的恶意可能会直接摧毁掉一个年轻人。
批评张志雄,不是为了“杀死”他,是为了他不再犯错,也是为了提醒其他球员不要做出这样的动作。最重要的是,为了不再有下一个受伤的阿萨莫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