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轮中甲广西平果主场对阵重庆铜梁龙的比赛中,铜梁龙球员张志雄在边线处对平果外援阿萨莫阿实施犯规动作,致使后者头撞场边广告板,当场被救护车送走抢救。
平果的日籍主教练前田浩二在赛后发布会上炮轰对手缺乏体育精神,而阿萨莫阿的初步诊断结果称其存在高位截瘫的风险,一时间把铜梁龙和张志雄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口诛笔伐不断。
中国足协于近日公布了裁判委员会评议组的专业意见,认为这只是鲁莽犯规,尚未达到严重犯规或暴力行为的程度,致人受伤有意外成分。
可难道阿萨莫阿的受伤就纯属自己倒霉吗?
非也。笔者第一次看到犯规全过程后,最先关注的反而是在场边广告板是否达到安全距离,以及固定得是否过于结实了。
这让我联想起上月底刚发生的悲剧,年仅21岁的前阿森纳青训球员比利-维加(Billy Vigar)在一场英格兰第七级别的比赛中撞到球场旁边的砖墙,导致大脑严重损伤,最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事发后超过万人签署线上请愿书,呼吁主管机构更换低级别联赛球场周边的砖墙或混凝土墙。英足总也顺势宣布将发起对低级别联赛球场边界的危险性进行审查。
这不是孤立偶然事件。十年前,30岁的本-希斯科克斯(Ben Hiscox)在布里斯托尔附近参加一场业余比赛时,撞上了俱乐部会所的墙壁后身亡。
2022年,亚历克斯-弗莱彻(Alex Fletcher)在一场全国联赛南部赛区(第六级别)的比赛中同样遭遇撞墙事故(传中时被对手碰了一下致使身体失去平衡),昏迷数天险些丧命,给他留下了永久失聪的左耳。
2023年6月,英格兰职业球员工会(PFA)首席执行官和一位体育事务大臣实际上曾致信英足总首席执行官,要求审查现行场地评级指南,很可惜并未引起足够关注。
人类似乎只能在悲剧发生后才会真正重视起安全隐患来。
英年早逝的维加
中国足协的官方通报中同样提及了场地情况,称本场比赛场外LED广告展示设备摆放的位置以及与比赛场地边线间的距离(3米),符合足球赛事的国际标准以及中甲联赛有关规程要求。
而上述英格兰赛场也是符合现行标准的——全国联赛俱乐部必须在边线或球门线与周边围墙之间留有至少2.25米的缓冲带,在更低的其它联赛中这个距离可能只有1.83米。
然而,合规不代表消除了安全隐患。正如我们在阿萨莫阿受伤过程中看到的,即便看似足够的3米,对于高速行进的球员也不过是两三步罢了,球员并不是每次都能在这段距离中控制好身体惯性的。
要知道,当年弗莱彻在特威顿公园球场撞上的那堵墙距离球场足有4.57米之远。
弗莱彻遭遇事故的场地
维加遭遇事故的场地
由此可见,无论是继续提高围栏最低安全距离要求,还是在围栏材质(加入柔性缓冲材料)、固定方式等方面下功夫,尽可能降低球员受伤风险十分必要。
当然,从一个冷血的角度来看,为了“极低”的安全事故概率统一提高标准不见得具备经济性——毕竟英格兰十年来“不过”因此出了三桩重大事故,国内也“不过”就这一次。
在篮球赛场上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场地距离观众更近,球员飞身救球的概率更高,因此受伤的案例也并不罕见。但篮球运动商业导向的意味更浓,也可能是没有因此发生过球员或观众的重大伤亡事故,总之并没有针对安全问题采取更多防范措施。NBA甚至还以此作为卖点,的确够“商业”。
“人肉围栏”更安全?
因此可以理解,在场边LED广告牌成为职业赛场标配且作为赞助商重要商务权益的今天,对这块开刀需要足够的勇气。平果主场好歹是综合性体育场,若是类似英格兰那样的紧凑型专业足球场,即便想要拓宽缓冲区也不具备条件,更考验决策者的智慧。
从此刻收集到的消息看,万幸阿萨莫阿似乎没有大碍,估计中足联应该不会像英足总那样“大动干戈”,可万一下次没有这么幸运了呢?毕竟足球场上的冲撞是不长眼的,惯性是难以控制的,阿萨莫阿遭遇的“寸劲”概率虽低也是存在的。
衷心希望今天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专业足球场面积有限难以改造
最后再结合亲身经历谈谈。就在十一假期前的最后一场野球中,笔者自己也遭遇了“围栏杀”,在家附近一座条件较差的场地(围网距离边线一米多、人工草皮几乎失去抓地力)上,底线前逆足极限传中后身体因惯性飞出,砸到了场地围网底部固定实心的部分。
后果是小臂上的淤青、后背脊椎上的伤口至今未好,看到阿萨莫阿受伤后暗自庆幸自己砸得“不巧”,要真是把脊柱伤厉害了后果不堪设想,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哪承受得起?
这件事警醒了自己,也想告诉大家,运动虽然美好,也不必那么拼命。职业赛场都解决不了场地围栏问题,野球场上更是暗雷密布,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只是那些以足球为职业的球员们就没法这么“洒脱”了,祝他们好运!
把笔者害惨的围栏
END
作者橘猫,CFA/CICPA,曾就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国际足球管理公司,现于上市公司从事投资风控管理工作,运营公众号、播客「橘猫看球」